英吉--“换种思维学知识”的必要性

现在的中小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点的理解是片面的。就拿语法来说,现在的学生仍就靠“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点,在根本不理解语法知识为什么这么规定的情况下就进行机械地记忆指挥大量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并降低学习效率。我们知道,任何一门语言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表达人类想表达的意思,所有的语法点也都应该必须符合语义。因为任何一门语言都是先有语义在有语法知识的,那我们为什么不通过语义来理解各个语法点呢?只有理解了,我们才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英语以及语言的本质,并在学习各个知识点的时候做到事半功倍。

如何做到“换种思维学知识”----语义的精确性
既然要从语义去研究各个语法点,我们就有必要先研究一下英语这门语言和我们的母语之间在语义上有什么区别,只有了解得了区别,我们才能更深层次的理解英语的语义。我们都知道,不管是英语还是中文,都是表达人类意思的,那么在说话的时候,是英文给人带来歧义少呢还是中文?让我们来举个例子,一个小学生在翻译老师给他留的英语作业时犯了这样一个错误,他把“我父亲”翻成了“I father”, 我们以前总是告诉学生“I 是主格,my是物主性代词”,让学生把I 改成my,这就是机械地记忆而没有从语义的角度去研究这个知识点,英语之所以能成为全世界通用的一门语言,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英语的语义比较精确,给人带来的歧义较少。而中文相对语义不精确给人带来的歧义就较大。比如刚才咱们提到的“我父亲”,这个中文在语义上就不是很精确,精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我的父亲”,当我们把精确度提高时,我们会发现我们根本不用死记I 是主格而my是物主性代词这种教条的语法,就可以把这个词组脱口而出了,因为I的语义是“我”,只有my的语义才是“我的”。我们在高中时还经常会背一个动词后面到底应该跟to do还是doing, 换个思路,从语义的角度去理解一下,你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To do表示什么语义,不就是强调to do这个动作和前面的动作有时间先后关系嘛!。那doing强调的语义又是什么呢?不就是强调doing这个动作和前面那个动作是同时产生的没有时间关系嘛。只要我们能从语义上理解了这个语法点,我们就根本没必要去机械地记忆它,在考试中你甚至在不知道这个语法点的情况下根据语义推测出这个语法点到底应该怎么写。比如,假如我强调的语义是“避免做某事”,应该用to do 还是doing?根据语义想一想,避免做某事,如果你不是正在做这这件事情那我怎么避免,而表示两个动作同时产生的英语表达方式不就是doing吗?那就应该是avoid doing sth。再看一个,我们高中常常会背stop doing sth 和stop to do sth,其实也没有必要死记,根据语义来理解一下,假如我表达的语义是“停止做某事”,应该用doing还是to do,停止做某事,你如果不是正在做着这件事我怎么停止,当然跟doing,而当我表达的语义是“停下来去做某事”时,不应该是先停下来再去做某事嘛,有时间先后关系,那就应该写成to do。

根据语义的精确性来理解中学中重要的知识点
1 主谓一致
(1)以or, nor, either…or, neither….nor连接词的并列结构做主语,随后的动词形式通常按照“就近原则处理”
我们从语义的角度来看看,为什么要采用就近原则,or的语义是“或者”,either or的语义是“或者
或者”。从上面词汇的语义我们知道,不论使用词汇,说话人想表达的语义是用or或者either or这两个词连接的东西在语义的地位上是平等的但不是同时出现的,两者中只能有一个出现,并且到底是哪个出现还不一定,既然在语义上不确定哪个东西出现,后面的动词按照道理应该也就不能确定到底是单数还是复数,但既然写出了一个句子,总不能即用单数也用复数吧。那就应该个这两个中的随便一个保持一致就可以了,但毕竟动词离后面那个东西较近,为了省事就根后面那个东西保持一致就可以了。而nor ,neither nor表达的语义是既不。。也不,举个例子,当我们在说“他做不了这件事,你也不行”这个语义时,你强调的是前面半句还是后面半句?当然是后面,既然语义强调的是后面,后面的动词也应该和后面强调得助于保持一致了。
My sisters or my brother is likely to be at home
强调的语义是我不清楚是我的姐姐还是我的兄弟在家,反正不可能都在家,在这种情况下,后面的动词和my sisters和my brother保持一致其实都是可以的,但毕竟be动词离my brother位置较近,那就和my brother保持一致了

Neither the Kansas players nor the coach was overconfident.
这句强调的语义应当是Kansas players没有盲目自信,教练也没有盲目自信,语义的重点应当是教练,那后面的be动词就应当和强调的重点“教练”保持一致了。

同样道理,当一句话的主语是由not only but also引导时,位于动词是否也要用“就近原则”,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当我表达“不但。。而且”这个语义时,强调的重点应当是而且后面的主语,那后面的动词当然也应该和“而且”后面的主语保持一致,这不就是“就近原则”嘛。

(2)当主语后面跟有in addition to, with , along with, together with ,except等词组时,后面的动词形式取决于主语本身的形式
从语义上来理解这条语法并不难,因为这些词在语义上都是补充说明的意思,那就争鸣这句话所强调的重点应该是这些词前面的那个主语,后面的谓语动词和主语保持一致也就不足为奇了。

(3)如果做主语的名次是由分数(或者百分数)+of+词组构成,其动词形式依照of词组的名次类别而定
不论是几分之几,还是百分之几,这句话在语义上强调的重点都是of后面所根的词组,那么谓语动词和这个词组保持一致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同样道理,如果主语是由one in 或者one out of+复数名词,后面的谓语动词当然应该和这个复数名词保持一致了。

(4)当主语受到all of, some of, none of, half of, most of,等表示非确定数量的名词词组修饰时,其后的动词与of 后面的名词保持一致
这条原则的道理和第三条的道理一样,就不用过多解释了。

(5)当主语由a portion of , a series of, a pile of , a panel of+名词构成,不管名词的类别如何,动词常用单数
这些词组表示的语义应该和后面的名词构成一个整体意思,这个意思是一个大类,不管是一系列,一组,在语义上都强调的是“一个”整体,动词之所以用单数,原因就在这里了

2 定冠词与不定冠词
(1)定冠词与单数可数名词搭配,往往可以泛指一类人或物,定冠词和某些形容词或者分词连用,表示类别或抽象概念。
从语义上来看,the这个词的语义是“这个,或者这类”,a或者an表示“一个或者一类”。我们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几个句子
My brother William is planning to be a lawer
My brother William is planning to be the lawer
这句话强调的精确语义应该是“我的兄弟William将来想做个律师,在这句话里,律师是泛指的一个职业,并没有特定的指出是哪一类律师”但如果我们把a变成the,这句话强调的精确语义就会变成“我的兄弟William将来想做这种律师”,这个时候律师就不是泛泛的一个职业,强调的是律师这个职业中具体的某一类例如:专门打刑事案件的律师或者专门打民事案件的律师等。

(2)定冠词和不定冠词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特指某个东西
还是根据刚才咱们分析过的定冠词与不定冠词的语义,我们来看几个句子
We own a dog and a cat. The dog is brown.
这句话里,dog是特指我们家的那条狗而不是一个泛泛的概念。

I met an old man in the street.
在这句话中,说话人虽然没有道出姓名但所指的仍为某一个特定老人。

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有一些疑惑,为什么有时候the +名词就是泛指而有的时候就是特指,语法不是固定的吗?其实,任何一句话所强调的语义必须是把这句话整体读完之后才能知道的,英语这门语言是句子决定单词意思而不是单词决定句子意思。同样一个单词放在不同的句子里面其表达的含义也会不一样。至于the+名词到底是特指还是泛指应当是根据整体句子的语义来判断而不是机械得记成the表示特指而an, a表示泛指。好,下面我们来看几道高考题,来加强一下对于a an the的语义的理解。
8. Your story is perfect; I’ve never heard

before.
A. the better one
B. the best one
C. a better one
D. a good one
这句话强调的语义是“你讲的故事太完美了,我以前从来就没听过比这个更好的故事”,在这句话中,“比这个更好的故事”是特指还是泛指,“比这个更好的故事”在语义上并没有特定指出到底是那个故事,所以应当是泛指,答案应当填C

21. For him ____ stage is just ___ means of making a living.
A. a; a
B.the; a
C. the ; the
D. a; the
这句话强调的语义是“对于他来讲,舞台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在这句话中,舞台显然是特指,因为对于“他”来说,舞台不是所有的舞台,必须是他能够表演的舞台,而谋生的手段应当是一种泛指,答案应当是B

Don’t worry if you can’t come to _______ party. --- I’ll save ________ cake for you.
A. the ; some
B. a ; much
C. the ; any
D. a ; little
这句话强调的语义是 “如果你不能参加派对也不要担心,我会留一块蛋糕给你”,在这句话中,派对不是泛指,而是某一个特定的派对,所以应当填the,而后面的空some表示某一的意思而any表示任何一个的意思,符合语义的只有A。

3 定语从句
(1)在定语从句中关系带词或者关系副词都代替现行词在定语从句中充当一定的成分,如果该从句中缺少主语,表语,宾语或定语就考虑用关系代词来连接从句如果从句中缺少状语,就考虑用关系副词来连接从句。

我们来想一下,美国的文盲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也不知道这句话中什么是主谓宾什么是定状补,但就是这帮文盲在说话时用到了定语从句也绝对不会用错,为什么,就是根据语义。关系代词不论是which还是that在语义上都是指代前面的某个东西,并且which和that指代的这个东西必须得在从句中占语义的一个部分,当如果定语从句的语义不完整时,就考虑用which或者that。而when和where这两个关系副词就更好办了,如果前面在语义上强调的是时间就用when,如果前面强调的是地点就用where。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I still remember the days which we spent together.
我们来看一个从句中的语义在不加which时是否完整,we spent together强调的是“我们在一起度过的”,语意显然不完整,应当通过which指代的东西把从句的语义补充完整。

I still remember the days when we worked together.
这句话中从句的语义是“我们在一起工作”,语意已经完整了,如果再加which或者that,从句中的语义就多余了,所以不能用关系代词,由于从句前面强调的是days这样一个时间概念,所以应该用when而不是where。

(2)在介词之后一般用关系代词which,而不用that
从语义上讲,如果要在关系代词前面加上一个介词,不管是什么样的介词,都会对关系代词所指代的内容进行一个修饰或是限制,由于语义上有这个特点,借此后面的关系代词所表示的语义就必须具体点,如果关系代词本身语义都不精确,在对这个不精确的关系代词进行限定就不满足语义的精确性了,从这两个关系代词的中文翻译上我们都知道which比that在语义上要精确一点,所以借此后多跟which而不跟that

虚拟语气

Be型虚拟式
(1)
用在decide, decree, demand, insist, order, prefer, propose, recommend, require,suggest等动词之后的that分句中
从语义上理解这条语法并不难,让我们来看两个句子。
He ordered that all the books be send at once.
这句话中,books和be动词之间的should被省略掉了,而should表示的语义是应该,也就是说只要一个动词表示的语义后面可以跟“应该”这个语义的时候,都可以用Be型虚拟式
而我们看一下上面我们列出的这些词汇,后面的从句中其实在语义上都会有“应该”的意思,明白了以后,我们应该知道能用上这条语法原则的并不止上面列出的这些词,还有很多,只要语义符合我刚才所说的要求就可以了,例如如果动词move(提议)的时候,这条原则同样适用。

(2)用在advisable, appropriate, desirable, essential, important, necessary等形容词后面的that分句中
这条原则从语义上的理解方式和第一条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把动词改成了形容词罢了,当美国文盲就算不知道什么是动词什么是形容词这些句型也能够脱口而出,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是从语义上来理解的。

(3)用在decision, decree, demand, instruction, order, requirement等名词之后的that分句中。
还是喝上面的理解方式一样,就不多说了。

Were型虚拟式
(1)
Were型虚拟式常常用于if,if only, as if, as though, though引导的条件状语和让步状语分钟中。
让我们用几句话作为例子来解释这个语法点

If I were you, I should wait till next week.
这句话强调的语义是一种非真实的一种条件,在现实中,我不可能是你,这句话的语义强调的动作已经过去,所以不能用将来时态也不能用现在时态,至于为什么不能用过去时态的was,道理很简单,咱们说过,语义精确性的定义是“让对方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接受这句话的时候尽可能不罗嗦”如果这句话用了was,if I was you强调的就有可能是过去时态,如果是过去时态,它表示的语义是这件事情不但发生了还发生在过去,这和这句话原本想要强调的语义是不一致的,既要用过去时态还得让别人在理解这句话是不能在语义上引起歧义,那就只能用were了。这句话时表示与现在的真实情况相反的,咱们把理解的范围扩大一些,假如一句话强调的语义不适和现在事实相反,而是和过去事实相反,那应该怎么写,与现在相反的用的是if+过去时,那与过去相反的不就是if+ had done了嘛。
He spoke to me as if I were deaf.
道理和刚才的第一条差不多,这句话在as if后面强调的语义仍然是一种份真实的情况,如果改成了I was deaf,那强调的不就是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也就是说“我确实聋了”,而原文强调的语义应该不是这样,所以应该用were。

(2)
Were型虚拟式常常用于wish, would rather, suppose, imagine之后的that分句中,博阿是一种臆想的情况。
I wish it were spring all the year round.
这句话强调的语义是“我真希望一年四季都是春天”,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不现实的,是一种主观的臆想罢了。如果用了was而不用were呢?那不就成了现实中的一种情况了吗,所以用were。

下面来看几道高考题来加强一下对虚拟语气所强调的语义的理解
-------today,she would get there on Sunday
A would she leave
B if she leaves
C were she to leave
D if she had left
这句话强调的语义是“如果她今天就走,星期天就能到了。”很明显,今天是走不了的,只是说话人的一种臆想,b的一半现在时表示动作时常发生,就证明已经走了,语意不对,D的完成时态也证明这个动作已经发生了,语意也不对。A用过去将来时,证明这个动作在将来时有可能发生的,而这句话说的语义是这件事情根本不会发生语义也不对,只有C合适。

If I had worked harder at school, I----- in a comfortable office now.
A would have sat
B had sat
C would be sitting
D would sit
这句话强调的语义是“如果原来在学校里努力学习,现在我就能在办公室里办公了”,由于这件事情不可能发生,B表示的完成时态的语义可顶不太合适。d的单纯过去将来时态语义也不太合适。只能是在a和c中选一个,由于后面由now,表明正确答案应该与现在的状态在语义上有一些关系,所以只有c在表达方式上与现在时态有点关系。只能填C
It is recommended that young children-----more free time for their classroom activities.
A should give
B be given
C have given
D will be given
刚才已经讲过了,recommend后面可加“应该”这个语义,并且should可以省略,符合这个语义的选项只有B

倒装
(1)
当主语补语前置时,如果主语较长或者主语结构较为复杂,这种主语补语前置会引起倒装
从语义上来理解一下这个语法,让我们来看一下符合这条语法的几个句子
More serious was the question of how the president would present the joint announcement.
这句话的正常语序应该是the question of how the president would present the joint announcement was more serious. 但如果说话人想强调一下serious,就会把这个词汇放在句子前面,如果后面主语不长或者不复杂,动词没必要提前形成倒装,原因在于如果主语较短,就算把谓语放在主语后面也不会引起这句话的歧义,道不倒装其实无所谓,就算倒装过来也是可以的,例如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广告词“impossible is nothing”,这句话主语就是nothing,就算主语不太复杂也可以倒装,只不过是没必要非得倒装。但如果主语较长或者较复杂,如果不把谓语提前,听众在读到谓语动词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这句话强调的语义是什么,这就会在语义上给别人带来较大的歧义。这就使这条语法点的由来。

(2)
当句首状语为方位词或者拟声词,谓语动词为go,come等表示位置转移的动作动词时,通常用全部倒装
The door burst open and in rushed the crowd.
这句话强调的精确语义应该是“门被撞开了,一帮人闯进了屋里”,强调的进屋这样一个状态,如果用正常语序:The door burst open and the crowd rushed in. 住句话强调的就不是进屋这样一个状态而是闯这样一个动作。之所以把in放在前面,就是想在语义上强调一下,而在语义上,rush和in在语义上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你把in提前了,rush当然也就的提前,否则就会影响这句话语义的整体性。

(3)
当句首状语为否定词或者带有否定意思的词语时,也会引起局部倒装
Not for one minute do I think I have any hope of getting promoted.
这句话上来就告诉我们这句话强调的语义重点就是这个否定,这个否定是否定的哪个词汇,显然是think这个词,但咱们一半否定这个词汇是都会说I don’t think而不会说I not think,这就是为什么这句话会引起局部倒装而不是全部倒装的原因。

(4)
当句首状语由only +副词、only+介词词组,only+状语分句时,可以引起局部倒装
Only yesterday did he find out that his watch was missing.
这句话之所以上来就说Only yesterday和上面的道理是一样的,就是在语义上强调一下。那为什么不用全部倒装而用部分倒装呢?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这句话采用了全部倒装,这句话的句型就是这样的:only yesterday find out he that his watch was missing. 甘美感觉到语义读起来不太顺,就是因为如果变成全部倒装会让读者读到这句话在语义上理解有一些困难所以采用的部分倒装。


时态
我们以前总是把每种时态的具体用法列出一些具体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用一般现在时,在这种情况下用现在进行时等等,其实根本没有必要,从各个时态语义就可以完全理解这些时态的用法,没有必要去机械的记忆那些复杂的具体的情况。

一般现在时
从这个时态的名次我们就知道,这个动作是在现在发生的,那什么叫“一般”,在语义上不就是强调这个动作很平常嘛,一个动作怎样才能很平常,这个动作必须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反复出现这个动作不就“一般”了嘛!下面我们来根据刚刚讲过的语义来理解一下一般现在时在用法上的一些具体情况。
A.表示不受时限的客观存在
刚才已经说过,一般现在时的动作会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反复出现,如果它是一个客观事实,这个动作当然会在较长的时间段里反复出现了。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句
The earth rotates on its axis.
这句话的语义是“地球绕着自己的轴旋转”,绕这个动作不仅现在会存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也会存在符合一般现在时态所强调的语义,所以用一般现在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0-2021 tigtag.com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