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误导中国人看美国?(转)

中国青年报14日驻华盛顿特约撰稿人卿晨文章说,在国内的时候,时
常到各大网站的论坛逛逛,发现有不少人,有很深的“美国情结”。
我是从来不喜欢美国的,嫌美式英语难听,嫌美国人不够优雅,嫌美
国的高楼大厦不够吸引人。但我没有到过美国时,我自认是没有发言
权的。直到有机会到美国工作,□让我真正地看一看美国.
有朋友戏言,也许三四年呆下来,“你会深深地爱上它”。呆了一段
时间,发现美国确有它吸引人之处,否则也不会吸引那么多的族群自
觉自愿地在这块“新大陆”上扎根。与此同时,再去浏览国内论坛的
种种说法,发现其中更有许多自以为是的误解
误解之一,是美国的繁荣。美国是世界惟一超级大国,它的繁荣当然
是不言而喻的。但经过一些人的加工想像,美国已经成了每个角落都
闪著金光的风水宝地。
实际上,美国虽然拥有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整体生活水平维持较高
,但贫困问题一直是一大困扰。在美国的各大城市,都有规模不小的
穷人区。首都华盛顿的闹市区,街道两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
,居然是拿著纸杯子要钱的穷人。其实也要不到几个钱人
美国人的概念是,你穷是因为你懒,没有必要同情。政府给他们发食
品券,提供低价住房。但是并不等于他们不被忽视。穷人区的房子年
久失修,学校是最差的,秩序混乱,抢劫、枪杀,层出不穷,新闻媒
体不报道,警察也懒得破案。在那种地方住著,永远是在社会最底层
。要是不愿意认命,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当兵,如现任国务卿鲍
威尔,即是最成功范例。二是当体育或演艺明星,比如乔丹。但这种
空前绝后的成功故事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能上演,绝不仅限于美国。
而且穷人区几乎清一色是有色人种,不能不说有种族歧视的成分吧?
随之而来的误解之二,是对美国生活方式的无原则崇拜。这里面还包
含著一层误解,就是什么是美国的生活方式。在一些人眼里,似乎无
拘无束就是美国生活方式的体现。自己做了什么事,受到社会舆论压
力,往往会来一句“这要在美国,算什么呀!”
其实,只要在美国住的时间稍长,就可以明显地感到,美国社会的阶
层分得很清楚,主流社会概念清晰。主流社会的人,勤奋,严谨,言
谈、举止、穿衣打扮,完全中规中矩,不少人笃信宗教。不要说像我
们国内有那么多独身主义,美国的主流社会,连“丁克”家庭都极少
。只要上了点岁数,经常第一次见面就会问你结婚没有,紧接著就是
你有没有孩子。这恐怕让我们大多数人都感到□惊。
文章称,美国的娱乐明星挣钱最多,动静最大,但他们永远是花边新
闻。主流社会控制著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影响力强大,他
们的孩子也基本上生下来就被决定了今后的生活道路。美国的生活方
式,绝对不是片面的□汉堡,喝可乐,听摇滚,快车,随随便便地结
婚离婚。看看布什的母亲芭芭拉和夫人劳拉,再看看尼可.基德曼,
怎么可能下结论后者就代表美国的生活方式呢?
误解之三,是美国的自由,特别是新闻自由。这一点在国内,是误解
最深,也是争论最大的。美国新闻界固然有几句著名“行规”,比方
五个W的报道标准,“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
咬狗□算新闻”之类。但是这一切,都是在一个大原则下进行的。那
就是美国新闻业强烈的意识: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凡是美国做的事
都是对的,和美国不一样的想法就是错的,不照美国规矩行事的国家
都是邪恶的。这一点从美国各大媒体的报道就不难看出来。
平时的报道看起来是五花八门的,包括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克林
顿的“拉链门事件”,都敢往外揭。但是如果事关国家利益,主流媒
体肯定是众口一词。科索沃战争时期,有过任何一点质疑么?另外还
有一个小小的例子。1998年克林顿总统访华前夕,美国媒体一片反对
之声。克林顿到北京的第二天,当时的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美国记者
所住的95格里拉饭店,单独与CNN、CBS、NBC三大媒体的负责人进行了
不公开的谈话。次日,美国所有媒体的声调,几乎都来了个180度的大
转弯。美国主流媒体负责人自己都说,每天早晨一上班,头等大事就
是看《纽约时报》的社论。不为别的,就是要为自己的报纸“定方向
”。美国媒体平时各说各话,背后其实也有两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
一个是党派利益,一个是经济利益。尼克松和克林顿,就是当了党派
之争的“炮灰”。
误解之四,是美国的政治。美国的政坛就像一个大舞台,各色人等“
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于是我们一些同胞就看戏入了迷,以
为美国政治真的那么透明,那么干净。再一提到国内的贪污腐败,就
更痛心疾首了:“看看人家!”这让我想起《围城》里的一句俏皮话
,大意是说,贪官不肯放下身段去偷钱袋,是因为钱袋里的钱太少,
根本不值一偷。同样,美国大致是不会出贪污腐败案的,因为美国的
政界人士根本不用腐败。
首先,你要是没钱,根本就从不了政。要想当官,不论哪一级吧,总
要竞选,竞选就要有经费,就要拉赞助。赞助拉得多,以后高升的希
望就大。做到州长的,哪个背后都得有几个响当当的大财团。总统竞
选就更不用说了
其次,所有从政的人,从政坛退下之后,都自己“下海”或是做顾问
,根据在任时的级别,收入各有不同,但都极为可观。这些人靠的,
全是当初政坛上的老关系。美国还有一些团体专靠□政治饭发财的。
他们举行各种集资晚宴,每个桌上请来各路政坛人士,再留一些空位
给各大公司。每个空位都有明码标价,要想参加的公司就要掏钱。集
来的钱,用于竞选,搞大型活动等等,提高政界人士声望。所以一个
愿打一个愿挨,完全用不著背后塞钱送礼,而是把腐败公开化,合法
化了。
其实这些误解,只要用自己的头脑冷静思考,是不难化解的。但是我
们有不少人,偏偏愿意相信道听途说而来的东西,而不愿认真地做一
点研究。这其中,是有一些深层次原因的。
文章说,窃以为最根本的原因,是近百年来根植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
自卑心理。自从鸦片战争打破中国人的唯我独尊之后,对“洋”的东
西既崇拜又恐惧的心理在长时间主导著中国人的意识。加上“文革”
10年,又正是西方发达国家长足发展的时期,我们的差距更因此拉大
。所以,改革开放初期,国门一开,难免让我们认为“月亮都是外国
的圆”了。改革开放不过20多年,我们取得的成就应该说有目共睹。
但用20多年的时间完全改变国人的心态,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何况
,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与西方,特别是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种差距可能激发的,一种是迎头赶上的奋发图强,但是更多的,
恐怕是己不如人的自卑了。有人往往会用人家的优点来比自己的缺点
,越比越比出了自己的不行。一旦听人说美国的缺点,就斥为谎言,
甚至一副“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架式,比别人说了中国的坏话还要生
气。
第二点原因,在于我们的宣传媒介多年来总有一些误导。自改革开放
以来,我们的媒体出于一种希望中国快马加鞭,不甘人后的期许,对
西方,特别是对美国,先进的一面说得多,希望我们学习的一面说得
多,给人的感觉好像整个美国都笼罩在玫瑰色当中。
近几年,中国报刊大发展,又介绍了不少有关美国的另类生活方式,
又使人觉得似乎美国人个个“酷毙”,搞得我们国内的主流社会倒像
另类。另一部分的误导,来自于翻译小说。多年来,我们国内搞翻译
的人,都是学识渊博的风雅之士。这无形中首先提高了外语的地位,
似乎只有这些人□配说外国话,或者外国人都跟他们一样。而他们翻
译出来的小说,无疑都是中文中的上乘之作。譬如“早饭”就变成了
“早餐”,“老婆”一律改成“妻子”,即使原文中是乡下人骂粗口
了,我们的翻译家也是断断不会直译的,一律变成“该死”。读得多
了,我们会以为洋人个个如此温文尔雅,偶尔气急了说句“该死”,
还要自责骂了粗话。想起当初在大学课堂上,老师突然来了兴致大讲
英文中的粗话,我们立刻目瞪口呆。原来所有的粗话都可以在汉语中
一一对应,有的甚至更加难听。前一阵读黑马的一篇文章,说到他正
试图用北方乡村方言翻译英国诺丁汉的人说话,不禁拍手叫好。
第三点原因,还在于海外华人对国内的误导。海外华人在异国他乡创
业艰难,大部分留学生过得也相当艰苦。有人终于熬出头来,回家的
时候,以一比八的汇率将美元换成人民币,隐去在餐馆打黑工的日子
不提,单捡当今的好日子说。在一些经济略欠发达的地区,这些最为
有效。
还有人即使说现在的日子,也添油加醋。比如说自己买了一座大HOUS
E(房子)。只要跟华人多打打交道,就知道不少人的大HOUSE贷款还差
很多没有还完,上面全租出去给人住,自己全家挤在地下室里混得不
好的,往远了说,一去几十年没有消息;往近了说,如今的留学生,
很多连封信都不给家里写,还编出众多理由,包括出国多年,已经忘
了怎样写中文之类的离奇说法。
文章表示,还有的,利用两地的文化差异,编织灿烂故事。以前是说
美国的穷人都能餐餐喝啤酒□鸡,现在就说穷人都能住上TOWN HOUSE
(连体别墅),全不提这TOWN HOUSE里老鼠蟑螂都已经成群结队
更有“财商”高的,把美国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低价商品拿到国内卖
高价,既赚钱又赚吆喝。且不说把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捧成高尚
生活。近来,又听说北京还计划引进“美国木屋”,不禁暗暗出了一
些冷汗。美国木屋外头涂得都挺漂亮,可是每到飓风一来,多半一个
镇子所有屋顶都上了天。北京那刮大风的天气,怎么禁得住。而且说
得不客气一点,在美国的华人,要不扎在各地的唐人街和中国城,要
不扎在各大学的实验室里打工,挤入主流社会的寥寥无几,他们说的
美国,有多少可信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0-2021 tigtag.com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