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病,有保障,是人们共同的梦想。梦想照进现实,还需脚踏实地。
近日,有关北京医保基金的种种猜测,随着一份通知的下发不胫而走。
在这份《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总量控制的通知》(京人社医发【2011】204号,下称“204号文”)中,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要对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费用支出,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
按此原则,在整个2011年度,不同级别的医院将面临不同的费用增长控制指标:三级医疗机构的费用增长率不得超过18%;二级医疗机构增长率不超过25%;一级及一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增长率不超过30%。
令人意外的是,这一年度总量控制目标,不是在2010年末,也不是在2011年初,而是在2011年7月——全年已经过半之时下达。此前,北京医保一直采用按项目付费,从未对医疗费用进行过总量控制。
突如其来的控费,令医院措手不及:“年中才提总量控制,要保证不超额,我们只能压缩服务量”;还有医生反映:“今年的医保拒付比往年多”。
猜测由此引发。一位北京某三甲医院工作人员说,“北京医保没钱了”;另一位长期观察北京医保的研究者则称,“北京医保的资金使用出了问题。”
北京的医保问题,曾在2010年初的市政协会议上备受瞩目。但那时,问题的焦点却是“医保基金结余过高怎么办”。仅仅一年之后,钱“花不完”就成了“不够花”,形势为何急转直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