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是什么?





来芬兰两年了。
两年内,做了很多事情:辞职、考雅思、学芬兰语、入学、怀孕、休产假;游历希腊和意大利,去寻找欧洲文明的儿童时期——古希腊罗马文化,完成了自己的文艺溯源梦。
两年,其实也只是在做一件事情:想要对芬兰有深度的文化观察。可是,不管是2年前,还有现在,对芬兰的认识,都只是个开头。
有时想着,两三年后,我就会离开这片土地,就会焦虑,这种焦虑来源于我还没开始做什么呢,我还没学透芬兰教育学,还没来得及比较中芬教育,怎么就要离开了。换个角度一想,人生还有好几十年呢,不要拘泥于眼前的2、3年,焦虑就会散一些。接着,再继续安慰自己:文化和教育,其实都是很深的渊,不要怕什么真理(或文化、教育)无穷,进一步有一步的惊喜。
芬兰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像在我耳边的一个声音,它在我焦虑的时候,会告诉我:不要急。带着这种心态,让我既脚踩大地,一点一点记录自己的生活,又让我可以放缓心态,慢慢做事。我想这也是移居芬兰后,这个国度给我的印记:既踏实生活,又缓慢前行。
所以,这就是我今天在思考的问题:移居芬兰后,我有哪些改变呢?芬兰对我来说,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是因人而异,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者看到的也许会大相径庭,我自己更偏向于理想主义者,这样的视角或许简单,却美好,有温度。
  人与自然的平等,  人是大自然的孩子  2015年5月,我刚来芬兰时,没工作、没上学,整个人处于一种特别自由的状态,那时我每天骑着车去大学自习,路上我能感受到微风吹过脸颊的舒适,偶尔的树叶飘落在我的脸上,听着林子里叽叽喳喳的小鸟,那是我觉得自己与林中的鸟儿无异,我是生活在大自然之中的,大自然是我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我像鸟儿一样在森林安家,只是鸟儿的家小点,我的家大点罢了。就是在那时,我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平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到了夏天,7、8月份的时候,在森林里远足、露营、去度假木屋、去森林里采浆果,9、10月份,在森林里采蘑菇。大自然像一位母亲,为所有人提供食物,人安心做着大自然的孩子。
大自然还是家的所在。我做过这样一个计算,芬兰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约有16个人,每个芬兰人拥有21棵树,每29个芬兰人就拥有一个湖,每30个芬兰人就拥有一座岛。这就是芬兰,家,就坐落在森林、湖泊、岛屿的环绕中。
好多时候,我感到自己不是来了欧洲的大都市生活,我是来到了“小镇”,过着乡野、归园田居生活。这巴掌大的地方,就是我的芬兰,我的欧洲了。明白这一点后,我更愿意去享受生命的自然,用心去体会,甚至用毛孔去感受飞鸟和野花。当我不再判断,不再分辨,不再比较,不再权衡,我突然有了一种和谐的感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许这种生活环境,造就了芬兰人简单又直接的梦想——红色小屋与一片花园田地。
芬兰的生活节奏、教育理念  帮助我寻找人生方向  时间久了,这种没工作、没上学的自由变得负面,它让我没有归属感。没工作、没上学,导致我不属于任何一个团体或社区。就连朋友,大多也是我老公的同事或朋友,这样交朋友不是说不好,只是我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在新的国度,我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我看不见我是谁,我也看不清接下来几年,我能做什么。
后来,我遇到了一位移居芬兰的台湾人,从她的文字里,我读到了跟我一样的“自我怀疑”和“害怕”。我们可以把闲居的日常,一段时间的不工作不学习,当做放假,然而要是连未来的路都看不见,就让人十分恐慌。
于是我认识到,我这种人不适合做家庭主妇,不适合在家带娃当少奶奶。自然,家庭主妇的选项,在我人生中便划掉了。现在想想,那段时间给了我尝试家庭主妇的可能,最终结论是我不喜欢这个身份。其实挺好,也算是我在这里寻找自己人生方向的第一步吧。
真正让我热血的事情,是我遇到了芬兰教育。我从上海一线教师辞职来到芬兰,是带着新教师的疲倦和辛苦来的。正好那时,我老公的一位芬兰同事在小学里给新教师做评估和课堂观测,在聆听完我在上海的教师经历后,她很愿意为我呈现另一种教、另一种学,于是她带着我听课,为我讲解芬兰教育。芬兰教育最吸引我的,不仅是孩子学习时的乐趣,而是它表现出来的“少即是多”的悖论现象:花很少的时间在学习上,成绩却世界名列;老师教得少,学生却学得多;没有考核和评比的推动,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却很高。
同样是小学二年级,芬兰学生12:00已经放学了。而对比此时的上海,二年级学生才度过这一天的一半学习时间。如此强烈对比的在校时间背后,是两地教师和学生幸福感的天壤之别,我在上海每天7:30上班,16:00点下班后还要补给班级里的差生补习,晚上再花两个小时备课,自己像一只陀螺,被教学大纲、被安排好的教材带着不停地旋转。转眼再看芬兰教师,下午2、3点已经和朋友坐在咖啡馆,喝着下午茶。同样是教师,我为什么这么苦逼?于是,芬兰教育像一个魔法盒子,吸引我去打开它。后来,在给自己铺路、选专业的时候,在人文学院的博士,还是教育学院的硕士之间,我选择了后者,我想学习芬兰教育。
也就是在那时起,我意识到学历对我来说,不是越高越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更重要,能带着激情享受自己的所学,真的会让人更投入。这种状态,我从一些在这里读博的留学生身上看到了,他们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独处能力。可是,让我害怕的,同样是这群博士,他们门一关,就可以在里面度过一天,这种不需要社交、有知识相伴、能够自我满足的充实感,让我害怕,这种日子充实却缺少趣味。在这种参照中,我意识到原来我更渴望与人相处、互动的留学生活。我有时想,在他们眼中,芬兰留学生活是什么样呢?他们或许会觉得我们活得肤浅,可我更愿意理解成活得有生气。最重要的是,我们各自都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生活方式。
我想这就是芬兰生活节奏、教育理念,对我最大的益处就是,它给予我充足的时间去认识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工作,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于是我找到了教育工作者、找到了写作,之于我的意义。它改变了我对工作的态度,工作一定是个人价值实现的最重要途径。原来,工作可以不那么苦逼,当你能把它与兴趣爱好合二为一,找到自己真正所爱的时候,你会对工作抱有激情。
  人心简单的可贵    芬兰人有哪些特征?再来说一下上文提到的我老公的这位同事,这位带我听课的芬兰人,她是一位典型的芬兰中年女性,连续两个星期,虽然换了不同衣服,可都是黑、或灰色,后来我问她:“你很喜欢黑色系衣服吗?”她有点愣住了,然后告诉我,黑色衣服在芬兰很普遍,满大街都是,谈不上喜欢。在芬兰生活久了之后,我才理解她当时的回答:芬兰人内敛、低调,穿黑色的衣服正是这个名族低调的一个细节,黑色在任何场合都不会出错,更不会成为焦点,而成为焦点是一件让芬兰人很不舒服、很尴尬的场面。走在街上,远远望去,你会看到人群像“黑蚂蚁”在爬啊爬,如果此时,突然有一位红色的外套出现在人群中,他基本不会是芬兰人。
如果芬兰人的低调让这个国度特别平和,那他们的真诚、实在则让这个国度里的人相处起来更简单,问题也更简单化。我想起一位中国人在芬兰的买房经历,她是通过芬兰中介去买房,当时有另外一位竞争者也想拿下这套房子,两个人要通过竞价的方式,看谁买下这套房子。于是这位中国女士有些着急,打电话询问中介:“对方加的价比我高吗?”中介工作人员很诚实地告诉她:“没有,比你低。”让她惊讶的是,这位工作人员竟如此实在地告诉她实情,他本来可以隐瞒不讲,哄抬物价,提高自己的卖房提成,可他没这么做。在利益面前,他仍然如此坦诚地说出实情,这是芬兰人的可贵之处。
不过,芬兰人身上有一些悖论现象。明明对他人很真诚、实在,在排队的时候,却要与他人保持距离感,留有一米左右的间距,不愿靠太近。当你以为他们喜欢保持距离,走进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后,却发现他们连隔离小窗都不设置,工作人员与顾客之前完全的面对面交流、办业务,根本不担忧钱财安全,此时对人心又是充分地信任。有一天,我把这个困惑抛给了芬兰语老师,她这样回答我:“这在芬兰很正常,我想都源于对人的尊重和信任,比如在等公交车排队时,我不希望一不小心碰触到对方的身体,保持一米的距离,让每个人都很自在,身体可以随时活动。在银行不设置隔离小窗,可以让双方面对面交流、聆听到彼此的声音、更好地解决问题。”
一位在赫尔辛基的华人朋友,分享过她在芬兰银行办业务的经历:当电子牌显示到她时,她拿着等号小票来到工作人员面前,随手把小票扔进了面前的“杯子”里,工作人员朝她笑了笑,于是他们开始谈事情,20分钟过后,业务办完了,工作人员很亲切、满含歉意对她说:“不好意思,你刚才把小票扔进了我的咖啡里。”这位朋友很觉得很不好意思:“我以为那个杯子是放小票的盒子,关键是她竟然没有生气,她还带着歉意跟我说不好意思。整整20分钟下来,她很有耐心地给我讲解和介绍。离开时,我特别感动。”
跟这位朋友一样,我在这里,看到了人心的简单、友好,这让生活、人际关系都简单化,没有挤兑、猜疑、勾心斗角,人活得轻松。当然,一定会有人看到人心的黑暗面,然后反驳说,芬兰人不是都那么简单,大学里也有派系之争,我想这就是理想主义者和世俗的现实主义者的差别吧,世俗的现在主义者会一直盯着缺点不放,放大它来否定整体。而我更愿意做一个理想主义者,不论在芬兰生活,还是以后回国工作,我相信人心积极美好的一面,才能让社会风气良性循环。
  牛排不比炒肉浪漫,  喝咖啡不比喝茶小资  去年8月份,有位朋友留学归国,临走前,我问过她:“留学芬兰,对你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呢?”她告诉我,不是增长知识,是增长了见识。这是最重要的吗?是的,当接触过来自四大洲七大洋的国际留学生后,我看到了人种的差异性、文化的多样性,越来越承认自己所可以理解到的,可以认识到的只是这世界的太小一部分,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外,有太大的空间,于是我们才真正懂得谦逊,不再自负。就像会四种语言的人更加容易学习第五种语言一样,接触到不同文化的人更加容易接受更多的文化,更包容地看待文化差异,接受不同。去尊重牛排和炒肉各有各的味道,不羡慕吃牛排的,也不贬低吃炒肉的,饮食文化上的差异罢了。态度上更平等地对待两者,吃牛排并不比吃炒肉浪漫,喝咖啡并不比喝茶小资,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圆。
看到世界的丰富多样性和差异性之后,才能看清人物背后折射出的不同文化,而人身上的这种文化烙印,既是他的铠甲,也是他的软肋。这就是我移居芬兰生活后,最大的困惑。在欧洲人群中,我显而易见是一位中国人,我有东方文化里保守、听话、安静、乖乖女、不搞事情的印记,从我的个性特质上,他们会猜我是中国人,此时中国文化印记是我铠甲。可是在面对欧美人群的时候,这种印记显然会阻碍我交友,去party不愿放开喝,不好意思放开扭动自己的身体,看着身边跟着音乐high起来的欧美同学,我欣赏他们的自在、热情、不受拘束,却也感受自己内心的不自信和拘谨。这种状态,在慢慢地改变着我的交友观,友情是路上的缘分,对人际关系的顺其自然。
有一位华裔的芬兰移民二代,他爸爸是芬兰人,母亲是中国人,他在芬兰生活了18年,他谈及了人际关系时,用了“界限感”这个词,他说:“从小在芬兰生活,清晰的界限感能带来的最大好处,莫过于培养一个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早日学会靠自己,用自己的肩膀来支撑自己的成长。这种意识的养成,会在将来避无可避的、接踵而来的困难面前,让一个年轻人不那么轻易放弃,懂得承担和面对的重要性。当然,界限感也会带来孤独感,但懂得独处,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让日子变得有趣。”
文化虽有差异,人性却是普遍的。当去掉政治性的国度外衣,把人前面的芬兰、中国、英国、德国等国别定语去掉后,每个人变成赤裸裸的个体时,我们是如此的相似。Black Friday那天,商场搞限量促销活动,芬兰人也是一大早就去排队等着抢货, 此时的队伍全然没有平时等公交时,人与人之间间隔一米的距离。
久而久之,我越发感到其他城市或国家,别人的生活或经历,像是一面镜子,照出我自己的生活,照出我自己的模样。在对比中,我看得更清楚自己的优缺点、定位和个性。发现别人生活方式的优点,加以吸收,更好地把自己的路走下去。在芬兰呆久了以后,我觉得自己是生活在世界上,而不是一个国家里。
另外,芬兰生活告诉我,生活环境可以单调,但人是可以创造乐趣、创造美的家具用品,让自己的日常生活开花。有时候觉得,要改变大环境或许不容易,然而很多美的教育与尝试,其实都可以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实践。
  结语  2015年5月,我坐在飞机上,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想到的是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与月。”那时,芬兰对我来说,是“八千里路”,是陌生的国度。
2017年5月,我坐在芬兰家里,看着老公和孩子,望着窗外的午夜阳光,却是白居易的话语跑进我的脑海“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这里是我开始家庭生活的地方,是我小孩出生、  玩耍的大地,它让我感受到世界的多元化,为我呈现了另外一种社会制度:平等、明主、福利社会、政府是清廉服务组织。以后,它会成为我美好回忆的起点。
此时,再次想起那位台湾人说的话:“一个人过得好不好,应该也不见得会因为换了个环境或国家,而有那么大的差异,环境提供的是刺激与诱因,能不能够从中看到对自己的意义才是关键。”当这个国家的生活方式或观念,变成我的一部分时,我便可以带着它给我的印记,去任何地方,那时留下或是离开,都不是问题。关键是,在离开的时候,有些东西是跟着我走的。
如果把你移居芬兰后的生活,当作一个电影,放给那个刚下飞机的自己看,你会失望吗?
最后,以一首芬兰诗歌《芬兰是什么》(Suomi on)结尾,作者是芬兰诗人Jukka Ukkola,他用这首诗来回顾芬兰的历史,我用它回顾自己两年的芬兰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0-2021 tigtag.com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