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东京地铁一瞥

早晨 8 点和晚上 12 点,是地铁最拥挤的时候,人头簇簇,毫不亚于上海。坐地铁的也不外乎两种人:上班族和学生。只不过早晨的拥挤里,带着一日之计的蠢蠢欲动:一有车身摇晃,打扮得山清水秀的女高中生,立刻几个一群的尖叫起来;身边穿着浅色套装的迟暮美人娇慎地抛一个白眼;手里拿着侦探小说的中年秃顶男职员却微微笑了。
  而到了夜晚,披散着金发、短裙卷到可以看见内裤的高度、吐得一塌糊涂的就是白天的小小女高中生;漂亮的女文员左手挽着情人,右手拎着大大的购物袋;比较惨的是那个中年的醉汉,西装已经发酸,手扒车门微微笑,谁也不知道他在惦念什么。此刻的地铁,犹如一列运送人形模特的闷罐子车,没有了清晨的鲜活,那些狼狈的夜的残渣,随着铁路不动声色地蒸发,消散。
  而地铁上两种最令人心动的面孔,莫过于放学之后,在午后的空荡荡的地铁中昏昏睡去的小少女和那些饱经风霜的铁道员。那些樱花般稚嫩的女孩,如同这座城市一般易于改变。当她们醒着的时候,有种尖锐的表情总是浮现在面孔上,提醒着别人,那就是青春。而当她们在这无人关心无人问津的空间睡着时,犀利的眼神消失不见,只有未成熟的但又有点成形的悲哀和无奈弥漫在她们酣睡的脸上,一种小人物生活的逆来顺受和少女梦想的一触即发冲突着,在绿茶和速食面广告下若隐若现。而那些老铁道员,刻着深深皱纹的小圆脸和永远干净笔挺的绿色制服让他们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铁道员。帮助最后一位乘客登上地铁,仔细观察那些红红绿绿、在这个大都市里显得有些单调的尾灯,大喊一声“ yoshi " ,然后跳上列车缓缓远去。他们无意识地、日夜不停地辅佐着这个城市的膨胀,把幸福和落魄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两种极端。他们有点像行为艺术家,也毋庸置疑就是这生生不息流行中的一员。
  哈利·波特向左一个拐弯,找到了他的九又三分之二站台;日本人则是齐刷刷地在自动扶梯上靠左一直线站得笔直,让开右边的空档给行动不便者、顽皮的小孩和急性子。自动扶梯越过大幅的宫崎骏电影宣传海报和早安少女组的 pocky 巧克力条广告——这就是大和民族慢慢上升的都会童话,或者可以叫做商业幻想。左转,靠左走。每天,每个人都重复着这个动作。以至于麻木了,闭着眼睛都可以踩到前一天路过的广告牌和指示标,于是索性也就天天如此:等同一班车,在同一秒钟看车门打开,用同一个动作踏进车厢,听一样的报站名,看一样的脸。奇怪的是,在东京人人都是这个习惯。我以前几乎每天同一时间从东京西部的杉并区坐地铁到新宿,也许是因为自己偷懒,总在离电梯口最近的站台等车,奇怪总是看到这么几张脸。上了车,也就是那几个人保持着同样姿势看小说、打磕睡的男男女女,平淡无奇得叫人反而心生疑团。但也许就是普通的薪职人员每天都被要求着创意、想象、ideo,循规蹈矩反而成了一种轻松和休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0-2021 tigtag.com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