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受阅老兵带伤上阵 方阵考核米秒都不差

2015-9-19 12:1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0| 评论: 0

摘要: 太阳炙烤下的阅兵训练基地,一场合练考核拉开帷幕。27个装备方队、500余名驾驶员同场过招,抵近较量。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蒋大力,绕车一圈,准备就位。作为方队基准车驾驶员,他担负控排面、匀速度、稳节奏的重任,每一个动作都影响方队的受阅状态。铁流滚动。蒋大力紧握方向盘,目视前方,驾驶导弹战车稳稳地驰向考核区域。不能开空调,车厢赛烤箱。只一小会儿,豆大的汗珠就顺着蒋大力额头滑下,在脸颊上滚成一条条“小溪”。突然,一颗斗...

  太阳炙烤下的阅兵训练基地,一场合练考核拉开帷幕。27个装备方队、500余名驾驶员同场过招,抵近较量。

  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蒋大力,绕车一圈,准备就位。作为方队基准车驾驶员,他担负控排面、匀速度、稳节奏的重任,每一个动作都影响方队的受阅状态。铁流滚动。蒋大力紧握方向盘,目视前方,驾驶导弹战车稳稳地驰向考核区域。

  不能开空调,车厢赛烤箱。只一小会儿,豆大的汗珠就顺着蒋大力额头滑下,在脸颊上滚成一条条“小溪”。突然,一颗斗大的汗珠越过眼睫毛浸入右眼。片刻间,酸麻、疼胀一阵阵袭来。

  “忍住,忍住,忍住……”蒋大力努力睁大眼睛、一动不动,死死盯着地面基准线。10秒、30秒、60秒……酸涩的汗水强烈刺激着眼球。轰鸣的发动机在座位下方,像火炉一样不停地为驾驶室“加温”,温度计已跳到红色区域,蒋大力如坐针毡。

  100米、80米、60米……蒋大力驾驶战车稳稳地通过考核区域。待车辆停稳,他使劲揉了揉红肿的眼睛。“蒸烤”1个多小时后,蒋大力走出“桑拿房”,浑身湿透,像刚从河里捞出来一样。

  公布成绩:方队通过考核区纵横斜三点整齐,两“华表”零秒误差。蒋大力通过考核区发动机转速每秒误差不超过5转,等速驾驶的精度控制在0.03秒以内,考核成绩72秒00。 结果一出,现场掌声阵阵。

  入伍22年,蒋大力先后作为僚车、基准车司机,在1999年、2009年两次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训练初期,一位首长过来视察,想看看大家的训练水平。蒋大力主动站了出来:“阅兵等速训练标准规定,行驶100米误差在0.15秒内为合格,我能保证误差不超过0.10秒。”

  大伙儿半信半疑。掐表、上车……结果,误差只有0.07秒。首长十分惊喜,一把握住蒋大力的手:“还没怎么训练你就具备了这个水平,很不简单!”

  蒋大力的一战成名,绝非一时之功。为要让战车完全“听话”,蒋大力想出很多招数。比如,他采用先光脚丫,再穿胶鞋,最后穿作战靴的“笨办法”,依次感受油门力度,最终熟练掌握了油门用力大小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一脚油门下去,能做到分转不差。

  训练间隙,蒋大力还把眼睛蒙上,反复练习“听”转速。光凭听受阅车辆发动机的声音,蒋大力就能分毫不差说出其转速,一口断定排面4辆车哪个车速有变化。

  今年2月,部队接到组建受阅方队的命令。在挑选驾驶员时,连队干部首先想到了蒋大力,可又实在有些于心不忍——蒋大力结婚13年,还没有要孩子。他妻子患视网膜黄斑病变,右眼失明,一直在吃药打激素,现在病情刚稳定,准备要孩子。妻子已39岁,俩人商定开春去做试管婴儿。怎么开得了口呢?经一番斟酌,还是拿不定主意。

  让连队干部没想到的是,电话还没打,蒋大力主动申请参阅了。原来,一名战友无意间将连队干部的犹豫告诉了他。在部队需要的时候,一名党员、一名老兵怎能退缩!最后,他满怀歉意地向爱人表达了想法。就这样,蒋大力成了空军参阅装备方队中年龄最大、驾龄最长的司机。

  作为方队“领头雁”,蒋大力主动参与制定驾驶员操作流程5个,改进训练方法35种、辅助器材12件,总结出单排面标齐驾驶方法24字口诀。在他的示范带领下,驾驶员整体水平迅速提高,配合协同高度默契,方队200米行进距离达到厘秒不差。

  心声:为荣誉而战

  ■蒋大力

  有人问我,3次参阅最引以自豪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腿伤。1999年国庆阅兵,为了入选正式受阅人员行列,我既练驾驶又站军姿,过度劳累致使左腿膝盖损伤;2009年国庆阅兵,为了成为受阅基准车驾驶员,我努力克服年龄大体能弱的劣势,苦练体能导致左膝十字韧带撕裂;今年,我带着腿上的“荣誉勋章”再次出征。我总是不停地告诉自己,前进!前进!再前进!为祖国的荣誉而战!为参阅老兵的荣誉而战!

  白求恩,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中学课本里的《纪念白求恩》,让他的形象融入了几代人心中。

  走进阅兵训练基地白求恩医疗方队,大厅里悬挂的几十幅油画作品分外惹眼,主角大都是白求恩。

  “你是作者?”

  “是!”

  “叫什么名字?”

  “史明艳。”

  “哪个单位的?”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问一句,答一句,绝不多一字。倒是战友李晓霞快人快语,像倒竹筒子一样,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讲得利利索索。

  史明艳,2012年从基层部队考入这所以白求恩名字命名的军校。新生入学,第一次参观校史馆,解说员讲述起白求恩抗日办学的故事,她听得泪流满面。

  入学3个月,听说队里有人自购工具画白求恩,李晓霞不太相信。走进宿舍,看到史明艳满心欢喜地整理画架、画笔,她才恍然大悟——探究史明艳几个月不买零食的原因,敢情是攒着津贴“干大事”。

  从此之后,学业之余,史明艳醉心于她的“事业”——用油画展现白求恩的精神。

  “我来边区不久,就与聂司令员商量办一所卫生学校,培养卫生技术人才,今天实现了!”“我是来支援中国抗日的,要金钱做什么?要图吃得好、穿得好,就不来中国了”……几十个白求恩支援中国抗战的动人瞬间,被史明艳用画笔生动再现。

  听说一位学员热衷画白求恩,时任学校政治部主任的于维国专程到中队查看。在库房一隅,史明艳正埋头创作,眼里满是虔诚,点点油彩沾在发丝上……那一刻,于维国感慨万千。几天后,中队收到了学校政治部从政工费里“挤出”的专款——用于支持史明艳创作。

  2014年,驻地举办纪念白求恩逝世75周年书画展,一位收藏家想出资购买史明艳的4幅作品,被她拒绝。她将其中3幅作品无偿寄送给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

  几个月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集结号吹响,正在医院实习的史明艳,5次申请加入方队,最终如愿以偿。当然,一同来方队“报到”的,还有她的画笔。女兵方队以白求恩名字命名,史明艳一下子成了方队的“明星”,不仅因为她的白求恩画作,更因为她的拗劲儿和执著。

  白天站军姿、喊口令……别人练2小时,她就练3小时。入夜铺画纸、调颜料……她见缝插针,将阅兵场上的所见所闻,倾注于画笔。方队中,史明艳的位置并不醒目。

  “通过天安门时,全国人民也许看不清我们的样子,但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精气神。 因为,我们代表着中国女兵,代表着千千万万个白求恩精神的传人!” 说这话的时候,史明艳明眸忽闪,满脸豪情。

  心声:精神的升华

  ■史明艳

  一次受阅,终身受益。高标准、严要求的训练,让我军姿更挺拔、意志更坚强;互帮助、同进步的训练氛围,让我更加体会到军营美,更加珍惜战友情。阅兵训练虽然艰苦、单调,却带给我更多的创作灵感,使我的作品更加鲜活、生动。这种从未有过的创作体验,以独特方式滋养着我的心灵。感谢阅兵经历,让我拥有了弥足珍贵的青春记忆!

  烈日下,一排身穿蓝色迷彩的战士们挺立在阅兵训练场上。队列里,一位年轻的战士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稚气未脱的脸庞上,一双大眼睛在阳光下如同黑宝石般明亮。只见他目视前方,目光中满是坚定和刚毅,像一尊棱角分明的雕像。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这个战士就一直站在阳光下。计时器跳动到87分23秒的时候,这个战士才稍稍眨动了一下眼睛。他就是装备方队乘载员、上等兵付军——阅兵场上的“瞪眼王”!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这需要多大的毅力!他练此“绝技”有何背后的故事?记者怀着这些疑问,试图走进这位20岁海军战士的内心世界一探究竟。

  付军告诉记者,在阅兵基础训练阶段,方队集中驻扎在浙江舟山某海岛,由于靠近海边、地势平坦,恰逢寒冬腊月、天气恶劣,官兵们经常被突如其来的寒风吹得站不住脚。对于身体还算结实的付军来说,伫立风中而岿然不动并不算一件难事,难就难在一双大眼睛总是稍有阵风吹过便会不自觉地频繁眨眼。

  面对队列考核大纲中“40秒不眨眼”的要求,付军心里开始忐忑不安,一度情绪低落,特别担心被淘汰。曾参加过2009年国庆大阅兵的凌永红副方队长及时发现了这一情况。当晚,他召集全体官兵集中观看了历届阅兵视频资料,并以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讲述了阅兵训练基地中受阅官兵克服万难、奋勇向前的生动事迹。

  深受感染的付军,重振旗鼓,他开始每天都请求站在顶风向阳的位置,可是总过不了几秒钟,眼泪就顺着面颊流下,很快又被风干。渐渐地,眼泪越流越少,时间越瞪越长,10秒,15秒,20秒……终于,秒表定格在了“40秒”上。突破自我后的付军并不仅仅满足于达标,他暗自想在阅兵场上挑战极限!他默默地向龙虎榜上的“英雄谱”——63分钟“瞪眼王”纪录发起了冲击。

  付军说:“我们装备方队的乘载员接受检阅时,和徒步方队相比,没有刚强有力的步伐,没有那排山倒海般的队列,在装备的轰鸣声中,站在车辆前的乘载员,看的就是一股劲儿,一股从眼神中迸发出的精气神儿。”于是,他决心练就“瞪眼”的绝技,就是为了让目光更加坚定有力,他想用眼神告诉世界——我是无上光荣的人民海军,我是国泰民安的坚强保卫者!

  执着的他从训练场回到宿舍,也是对着镜子一站就是一个小时……终于,63分钟“瞪眼王”纪录被付军刷新了。这份见证了一位普通士兵生动的面孔,更见证了一位铁血男儿坚持不懈、奋勇向前的勇士精神。

  心声:猎猎军旗永远飘扬

  ■付 军

  作为一名海军战士,能够参加阅兵,是我至高无上的光荣。阅兵场上,那一滴滴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汗水,那一道道见证着超越和蜕变的印记,塑造了一个坚韧不拔、无所畏惧的自己。不管将来身在何处,那心中高高飘扬的军旗和耳边震撼嘹亮的口号,都将成为我追逐梦想道路上的强劲动力。

  立正、昂首、举号……

  仿佛梦幻般,上等兵蒙明慧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圣。她想起曾经的自己——那个几年前出门就要打车、夏天就宅在家里的懵懂少女。

  激昂的音乐骤然响起,震耳欲聋的鼓点如排山倒海般,刹那间将她从回忆中拉回现实。“我是一名解放军联合军乐团的礼号手。”蒙明慧将举起的礼号轻触嘴唇,旋律顿时像子弹一样迸发出勇往直前的力量。此时,数十位举着挂有红色号旗的礼号兵犹如列队冲锋的战士,在他们的身后,则是千人军乐队和千人合唱团。

  她有些紧张,汗水密布在脑门上,分不清楚是晒出来还是紧张流出的。她觉得耳边有一个声音在不停提醒自己:你是一名军人,那股子英气虎气到哪里去了?是啊,刚选入国防大学军乐队不久,她就多次参加外事活动和重大庆典演奏。已经是个老队员了,这个时候决不能“掉链子”!

  胳膊有些酸软,手有些下沉。1米长的礼号与身体呈45度角,这个简单动作千万次重复,蒙明慧几乎练成了“肌肉记忆”。两年前,还在上大一时,她就自作主张地报名参军。原本,她向往着成为持枪巡逻的卫士,抑或是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的战士,不料拿起的却是与梦想无关的小号。军乐队长对她说,我们手里的号就是枪,它是大国威仪、军容严整的象征,我们用它能奏响催人奋进、强军兴军的集结号。

  指挥棒在空中划出一个个音符,雄浑的号声将人们带回到70年前那波澜壮阔、浴火奋战的年代。蒙明慧第一次那么近地触摸这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她和战友们要演奏30多首歌曲,而这其中的一些抗战歌曲,她以前闻所未闻。

  太阳如火炉般地悬挂在头顶,阳光持续地刺透她的礼服,汗水泉涌般从脸颊流到嘴角,又滑入号嘴。谁说不拿枪的战士就是温室里的花朵呢。来到阅兵训练基地后,为了强化体能,她穿着礼服午后练站功;为了让旋律充满灵魂,她认真地啃起了大部头的抗战史。如今,那些抗战歌曲背后的故事她如数家珍……

  “稳住、稳住。”她在心里暗暗地告诫自己,眼前却闪现出那奔涌的黄河、巍峨的太行山和让敌人胆寒的大刀……霎时间,她似乎在用音乐与先烈对话,那军人的骨骼,渐渐在汗水里淬炼得如钢铁一般,那血脉中一股激荡澎湃的豪迈之情,让她浑身上下充满了能量。

  来了,来了。“向右看!”军旗猎猎,战车轰鸣。她的眼睛里不由自主地淌出泪花,双腿却钉子般站得稳稳当当。她奏响了大国的号角,她奏响了军人的誓言。演奏着小号的蒙明慧如同华表般与天安门广场融为一体……

  心声:我是不拿枪的“女汉子”

  ■蒙明慧

  和每个女孩一样,我也爱美,刚开始进驻阅兵训练基地训练时,觉得烈日像要把人烤化了一般,皮肤晒成了炭黑色,脸颊由黑变成了暗红色,战友们开玩笑地说,这是阅兵训练基地独有的“人体彩绘”。一个90后的上等兵,能作为联合军乐团的一员,面对天安门城楼演奏国歌军乐,这是责任、使命,更是荣耀。正是在这演奏的乐曲声中,我读懂了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让我的血脉里渗透了军人的信仰。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20-2021 tigtag.com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