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长期郁卒,已成西方经济学者非研究不可的经验。以下是从「日本教训」中获得的数项重要认知:
一、财务性衰退比循环性衰退更严重:由金融泡沫破灭所引发的成长衰落,将难以振衰起敝。经济陷入低成长的时间愈长,结构性的逆风就愈强,益发阻碍经济回升。不仅影响当前的成长轨道,也侵蚀成长潜力。西方国家在金融海啸之后经历长期的低成长阶段,也印证了日本「失落数十年」的经验。 二、通货紧缩:西方十大经济体原本不认为会陷入通缩,但物价下跌已成为欧洲央行最担忧的事,连负利率都派上用场。美国通缩反应虽较缓和,但联准会也不得不将此列入考虑。 三、非传统货币政策无效:日银量化宽松政策使公债市场更缺乏流动性,负存款利率使家庭不愿与银行体系来往,使日本的经济成长与金融稳定展望更加复杂。加上政治力介入央行政策,都令民众对央行政策强烈不满,也不认为央行应承受过重的政策负担。 四、利率差距对汇率无效:传统经济学教科书都指出,央行使本国与外国利率的差距愈大,对汇率的冲击也愈大。如果央行放松货币政策,汇率将会贬值。但日银实施负利率后,日圆却大幅升值,这显示央行制造利率差距对汇率的影响有其限度。 五、提振经济须「三箭齐发」:日本经验的最重要教训,就是经济政策须「三箭齐发」,即宽松货币政策、扩张财政支出及解除商业经济管制,光靠前面两支箭根本不够。阻碍成长的结构性障碍必须解除,包括部分产业的进入门槛太高,基础建设不当,劳动市场机能不良,或负债太重等。 六、政策无效已经成为法则,而非例外:问题不仅仅在于政策无效而已,还可能引发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