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辞书能否开辟数字化新路

2012-4-13 10:21| 发布者: autumn| 查看: 19| 评论: 0

摘要: 《牛津英语大词典》的传奇,不禁让我们想到了汉语辞书的现状。在中国有两部大词典《辞源》和《辞海》,两者都有100年以上的历史,都经过了多次修订,各有千秋:

世界上最权威的英语辞书《牛津英语大词典》将不再以纸质形式出版。出版方说,“印刷版词典的市场正在消失,销量以每年10%的速度在下滑。 ”因此,这本词典的第三版将只出电子版。

《牛津英语大词典》最近的一个版本,是23年前的第二版,洋洋20卷,21730页,重达148磅 (约67公斤)。该词典的编纂算得上人类历史中浩大的文化工程之一,也是人类心智不可思议的冒险之举。它基于这样一个理念:这一词典要囊括英语中的全部词汇。每一个单词,每一个细微的差别,每一个词义、拼法、读音上的差异,每一个词源发展的来历,更重要的是,每一词、每一义都必须援引英语作家们的例句,换言之,每一个词条都有完整的“传记”。

如此卷帙浩繁的工程,单靠学者、教授是无法完成的。于是,《牛津英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面向大众征集英语阅读者,他们按照时间段分配要阅读的书籍,按照统一格式从中摘出单词和引语,再把摘录的词条寄给编纂者。在没有互联网之前,人类已经开始利用志愿者的集体智慧,完成这项浩大的辞书编纂工程。这种自愿联合的义工协作模式,对今天我们词典的编纂仍有参考意义。

在《牛津英语大词典》的志愿者中,有教授、学生、商人、家庭主妇,甚至还有一个美国的杀人犯——米纳,他因误杀罪名而被关进了英国的精神病院。米纳成为词条的杰出贡献者之一。他的工作方法具有天赋和独创性,能够根据编辑委员会的需要,提供词汇。他寄出了1万多词条,并且几乎条条可用。在被疾病重压的日子里,贡献词条成为他精神最大的安慰。

《牛津英语大词典》历时70年才编辑完成,无论是发起人莫雷博士还是志愿者米纳都没有看到全本的出版。这套67公斤重的词典,只有少数人能读完。有一个名叫AmmonShea的人,花了一年时间,每天阅读10个小时把这套书读完了,并且写了一本书。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子词典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不但便于查询、更新,而且容易携带。 《牛津英语大词典》有了电子版,出人意料的是,这么宏大的出版物,只需要一张700M的光盘就可以容纳。《牛津英语大词典》推出了网站订阅版,每年的订阅费是240英镑,这个价格一点都不便宜。当然,与纸质版和光盘版相比,网络版可以查询许多最新的词语。

《牛津英语大词典》的传奇,不禁让我们想到了汉语辞书的现状。在中国有两部大词典《辞源》和《辞海》,两者都有100年以上的历史,都经过了多次修订,各有千秋:《辞源》重古,《辞海》厚今;《辞源》专深,《辞海》广博。但是跟《牛津英语大词典》的规模、体量比起来,不免显得小巫见大巫。当然最大的差别还在于内容,目前,还没有一本汉语词典可以做到“每一词语都收录,每一词语都有出处,每一词语都有引语”。另外,我们的这两部词典至今没有数字化,不少读者抱怨,捧着五六斤重的辞书检索一个词语是多么劳心劳力。

古人说,盛世修典,我们处于一个最适合编纂大型词典的时代,现代科技手段、民众的文化素质、国家的财力物力都适合开展这样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如果能够借鉴《牛津英语大词典》的成功经验,号召华语世界的人们广泛参与,借助群众的集体智慧,开辟一条数字化的新道路,相信中国人也能编写出一部完备、确切、不断更新的大词典。

(王佩 作者为知名文化评论人士)

(本文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 ) 蔡李毅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20-2021 tigtag.com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