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大数据时代面临国民性挑战

2012-7-31 00:57| 发布者: autumn| 查看: 27| 评论: 0

摘要: 而中国类似进步的取得,都是进入21世纪之后才发生的事情。2003年,中国开始着手制定医疗系统的最小数据集,3年之后,中国卫生部出台了第一版中国医院最小数据集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互联网大国、手机大国,但却恰恰还不是一个数据大国。2011年,麦肯锡公司以2010年度各国新增的存储器为基准,对全世界大数据的分布作了一个研究和统计,中国2010年新增的数据量约为250拍,不及日本的400拍、欧洲的2000拍,和美国的3500拍相比,更是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美国的联邦政府,是一个数据帝国,它的数据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业务管理的数据,二是民意社情的数据,三是物理环境的数据。这三种数据的积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其重要的里程碑,例如1940年罗斯福引进的民意调查、1962年启动的海浪监测计划和1973年诞生的最小数据集。

而中国类似进步的取得,都是进入21世纪之后才发生的事情。2003年,中国开始着手制定医疗系统的最小数据集,3年之后,中国卫生部出台了第一版中国医院最小数据集的标准。也是在2003年,中国创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叫做“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的。2006年9月,在几经周折之后,国家统计局正式成立了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这是中央政府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专司社情民意调查的单位。至于对物理环境数据的采集,更是2010年前后才见到若干零星的报道。

中国人数据意识的淡薄,由来已久,甚至可以称之为国民性的一部分。

1919年,中国近现代思想家胡适写下著名的《差不多先生传》,活灵活现地白描了中国人取道中庸、不肯认真、甘于糊涂、拒绝精准的庸碌形象。

除了数据的收集和使用,中国在大数据时代需要面对的挑战,还有数据的开放。如果说收集数据是一种意识,使用数据是一种文化、一种习惯,那是否开放数据则是一种态度。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涂子沛) 王凤枝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20-2021 tigtag.com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