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脱离破产保护转型商业影像中国业务或成亮点

2013-9-6 18:20| 发布者: autumn| 查看: 4| 评论: 0

摘要: 重组、转型中国业务或成亮点王兵认为,美国公司的破产对柯达这个百年品牌的影响是肯定的,但“对于目前柯达的中国客户来讲影响有限”。在他看来,这也是

经过漫长的等待,前天,柯达宣布完成了重组,向KPP公司(英国柯达退休基金,Kodak Pension Plan)剥离个性化影像和文档影像业务,正式脱离了破产保护。作为柯达最大的债权人,KPP掌管其个人胶片业务,这项业务在全球共有10.5万个照片冲印点。

长舒一口气的柯达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彭安东,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员工开party庆祝“重生”。

“重组之后的新柯达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家非常有技术实力,且财务状况也是非常良好的公司。”伊士曼柯达公司亚太区总裁Lois Lebegue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新柯达业务涵盖包装、功能性印刷、图文传播和专业服务等各个领域,专注于专业的商业影像技术。

重组、转型

十年前,被称为“黄色巨人”的柯达90%的收入是来自胶卷,后来传统胶卷的业务一落千丈。由于在从胶卷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遭受到激烈竞争,再加上债务不断增加,2012年1月,有着132年历史的柯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当时其债务在67.5亿美元左右。

在宣布破产保护之后,柯达采取了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2012年,柯达以5.2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约1100项数字成像技术专利组合;与摩根大通、美国银行以及英国巴克莱银行达成8.95亿美元的融资协议;此外柯达还准备出售3400万股总价值为4.06亿美元的股票以偿还债务,帮助公司走出困境等。

1989年就开始在柯达就职的Lois Lebegue承认,在过去十年拯救这家公司的剧烈变革过程中,需要考虑新的业务转向、新的业务侧重点、用什么新技术适应市场变化等各种艰难的决定。

柯达从2003年左右提出全盘向图文影像领域转型的计划,直到2007年左右逐渐完善了与图文影像业务相关的产业链。

伊士曼柯达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王兵向记者透露,当年柯达进行转型路径选择的时候,发现影像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交汇处是柯达的优势所在,而在这一领域,商业图文影像是发展前景最大的领域。在中国,这一领域达到1000亿美元的产值。

重组后的柯达,把握了正在进行的商业影像领域的数码化潮流。数据显示,传统印刷市场正在进行数字化技术变革,预计数字打印市场到2015年的增长率为60%,达到1550亿美元。其他相关领域,包装市场容量2015年将达到3000亿美元,功能印刷市场2015年容量为500亿美元。

“我们正在设定利润增长的轨迹。”彭安东表示,“在印刷市场正在日益向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我们所拥有的为数众多的胶印、混合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使用我们的解决方案按照他们自己的节奏做出转型。”

王兵透露,目前柯达图文影像行业有7500项专利,75%以上的业务都是行业前三位,50%以上的业务是行业第一。

中国业务或成亮点

柯达美国的业务虽然受到一些历史债务问题的影响而申请破产保护,但是在中国近些年一直是18%~20%左右的年增长。近两年受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依然两位数增长。

据了解,柯达中国2012年的销售额大约为3亿美元,剥离掉刚刚出售的文件影像及消费类影像业务后,大约为1.5亿美元。在王兵看来,柯达中国的业务构成和销售构成非常健康,“这表现在中国业务中有七成是来自客户日常耗材和服务业务,而非产品销售”。

而在亚太地区,柯达2012年的销售额大约为10亿美元,剥除掉文件影像及消费类影像业务后,大约为7亿美元,Lois Lebegue希望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亚太的销售业绩重新回到10亿美元左右。

王兵认为,美国公司的破产对柯达这个百年品牌的影响是肯定的,但“对于目前柯达的中国客户来讲影响有限”。在他看来,这也是转型为B2B的好处之一,客户相对集中,派销售代表解释沟通相关情况,都能得到行业的理解。

不过,已经走上转型之路多年的柯达2012年营收为25亿美元,相比起其曾经的竞争对手,也经历过传统胶片转型的富士247亿美元的营收,差距是巨大的。

“两家公司规模上的对比确实比较悬殊。”Lois Lebegue说,面对转型,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聚焦在自己有绝对竞争的优势领域,另一种是去做多样化,涉足各种各样不同的市场。“柯达的选择是聚焦商业影像领域。”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20-2021 tigtag.com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