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抵制世界3大学术期刊 称其扭曲科学进程

2013-12-16 18:25| 发布者: autumn| 查看: 7| 评论: 0

摘要: 科学家面临的诱惑对于管理者的启示

美国生物学家兰迪·谢克曼是今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近日他在英国《卫报》上发表《自然、细胞、科学之类的刊物是怎样损害科学的》一文称,他的实验室将不再向世界三大顶级学术期刊《科学》、《自然》和《细胞》递交论文,“这些世界最著名的期刊用不恰当的激励措施扭曲了科学进程,鼓励研究人员走捷径,在外表华丽而不是真正重要的领域进行研究。”他说,这些期刊的编辑不是活跃的科学家,而是追求轰动效果的所谓专业人士。

科学家面临的诱惑

“我的同仁们面对的期刊激励并不是巨额奖金,而是在三大期刊《科学》、《自然》和《细胞》上发表文章后带来的专业回报。” 谢克曼说,这些声称只出版最佳研究成果的期刊在外界看来是质量保障与优质的象征,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从业者的科学水平,也能为其带来相应的津贴与教授职位。“虽然这些‘豪华’期刊发表了许多杰出论文,但显然,它们又不仅仅是发表论文这么简单。”

“这些期刊积极策划自己的品牌,想尽办法扩大期刊的销售量和订阅量,而不是鼓励科学家对最重要的科学问题做出研究。” 谢克曼比喻,就像制造限量版手袋和服装的时装设计师,他们知道匮乏才能造成需求的增长,所以他们人为地限制了论文的接受数量。这些期刊继而制造了“影响因子”(表征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即看这本期刊的论文能被多少后续研究所引用。从理论上说,好论文被引用的次数通常会更多。“然而这是一种有缺陷的衡量标准,就像‘分红文化’之于银行一样,会对研究造成伤害。” 谢克曼强调,论文的质量仅取决于内容,而不取决于发表在哪个期刊上。

论文和研究的质量要由发布的期刊的“影响因子”来判断,这种评判方法目前盛行于不少期刊中。“但一个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不能简单说明任何一篇特定且单项研究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被引用数量也不能完全和质量挂钩。” 谢克曼说,论文可以因为质量过硬而被广泛引用,但也可能因为抓人眼球或刺激、挑衅、错误而魅惑观者的视野。“这些豪华期刊的编辑对此再熟悉不过了,他们惯于接受那些能引起轰动效应和连锁反应的论文。”这种论文需求会影响科学家去做什么研究,科学家亦会顺应期刊做出一些偷工减料、言论大胆的论文,从而制造出流行性的泡沫。

某些极端情况下,这些期刊的“引诱”性举措甚至会让存有瑕疵或欺骗性的论文大量攀升。谢克曼举例,科学领域此前便已收回了一些曾备受瞩目的论文,比如克隆人类胚胎、乱扔垃圾与暴力之间的联系、百岁老人的基因图谱等。

问题提出之后,谢克曼想到的更好发文渠道是:免费开放新平台,舍去昂贵的订阅费用;观者可在网络上接受任何符合其质量标准的论文,没有人为上限;编辑工作则由那些可判断论文价值,而不是参照论文引用数量的科学家来担任。谢克曼以他主编的《eLife》为例,表示开放获取(Open Access)也许是发表好论文的渠道,他也提议那些为科研提供资金支持的资助者共同努力,因他们对当前存在缺陷的论文发表现状也负有共同责任。

“资助者和大学必须发挥作用。他们必须告诉相关委员会,科学家的津贴和职位不应只是仰赖于论文发表在何处。科学质量关乎一切,而不是成为某期刊品牌的附庸。”不过,就像大多数成功的研究者一样,谢克曼也曾在这些豪华期刊上发表过享誉一时的文章,包括那篇让他赢得诺贝尔奖的论文。但他亦摆明态度,表示自己所在的实验室今后会避免向这些期刊投稿,他也呼吁同行采取集体行动摆脱这类学术期刊的“束缚”。“就像华尔街需要打破‘分红文化’的把持,科学界也需要打破豪华刊物的专横。”

对于管理者的启示

目前,《科学》、《自然》和《细胞》杂志编辑均对谢克曼的指控做出了回应,他们大都否认了自己所在期刊对论文的选择和接受是基于“流行”程度。

据报道,《自然》总编辑菲利普·坎贝尔称,该杂志曾与科学界相伴140多年,对出版研究成果的选择是基于科学的意义,这反过来可能导致引用的影响力和媒体的覆盖面,但编辑并不会受这些因素所驱动。《科学》执行主编莫妮卡·布拉德福德说:“我们的编辑人员致力于确保全面和专业的同行评议后,再决定哪些论文可以选用刊登,没有任何虚假的录取率。”《细胞》主编埃米莉·马库斯则说,该期刊推出近40年来,一直专注于提供强大的编辑视角、一流专业的编辑水准、快速而严格的同行评审、精工细作的质量保证,“我们存在的目的和理由就是服务科学和科学家,这样做不是一种奢华。”

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孟津曾在《自然》杂志发表不少论文,在看过谢克曼的文章后,他表示自己同意谢克曼的大部分观点,“刊物是为科学成果的表达提供渠道,而不应该影响科学活动本身。如果某些刊物的运作可以影响到科学进程,抵制它们是一种示警方式。”但他同样指出,谢克曼的文章也许只想把评论聚焦于那些豪华刊物的负面影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那些豪华刊物?因为科学界有这个市场。”孟津继而解释,用招聘、职称、金钱、名誉等对这个市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是全球性的问题。“所以,问题不光是刊物推动自己品牌的意识,也有喜欢品牌的巨大市场的迎合,这是一枚钱币的两面……科学界,尤其是搞管理的,是否能从前面提到的抵制中领悟到什么,少用各种利诱去影响科学家的研究。”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20-2021 tigtag.com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